篇首語
Hi,大家好我是 KC,作為云鯨 J1 的老用戶,在使用 J1 接近2年后,這次有幸提前拿到了云鯨 J2 的體驗機會。作為一代的老用戶,尤其是一個塵土飛揚地區(qū)的用戶,云鯨 J1 使用頻率是大概3~4次每周。
▼20年1月份入手時拍的開箱圖
在這兩年左右的時間,自己也評測并使用了好幾臺不同品牌的掃地機器人,但是實際體驗后基本還是保持1+1的配置,即1臺掃地機器人搭配云鯨 J1 來使用。為什么沒有選擇掃拖一體掃地機器人呢?原因主要有三點:
▼先看評測:「10臺掃地機器人,半年青春,一個耗費30多萬的評測,是如何把我發(fā)際線變高的?」中對 J1 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路徑覆蓋和清掃能力一般,拖地能力一騎絕塵
J2 主要升級點
J1 的自清潔功能在整個掃地機器人領域內,應該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創(chuàng)新,使用拖地功能的同時也無需弄臟雙手清洗抹布。這種功能升級很像從手洗衣服到早期半自動洗衣機的改變,洗衣機清洗衣物代替了手洗,但是仍然需要加水、排水與加洗衣粉(液)。而這幾年有入手洗衣機的朋友自然會知道,目前新款洗衣機全部是自動排水,并且很多都開始支持智能投放功能(自動加入洗衣液與柔順劑)。
我個人認為 J2 的最大的一升級點,就是新增的自動上下水功能,類似于洗衣機從早期的只擁有洗衣能力進化到全自動洗衣機。使用過 J1 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雖然 J1 的水箱容量高達 5L,但是夏日污水長期儲存在桶內還是很容易產生異味。對于衛(wèi)生要求比較高的用戶,拖完地當天就需要傾倒水箱。這個工作量雖然不算很大,但依舊讓 J1 只能達到「半自動」水平。很多動手能力比較強的用戶,還利用自動上下水器,將 J1 改造成具有自動上下水功能,可見用戶對「全自動」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J2 這次分為水箱版和自動上下水版,自動上下水版利用額外的自動上下水裝置,連接家中的入水和排水口?;究梢愿鶕枰詣舆M水和排水,除了1~2個月需要清潔排水濾網以外,基本實現(xiàn)了拖地功能的「全自動」與「徹底解放雙手」。這種從每次使用必須要倒水加水,到完全無需加水倒水,體驗上可以類比不帶集塵功能的掃地機器人和帶集塵功能的掃地機器人——「它更智能了,我也可以更懶了」。
當然對于租房用戶對房屋進行上下水改造不太現(xiàn)實,一些用戶的房間可能也暫時不具備安裝條件,云鯨將自動上下水裝置設計成了可選裝/升級的選項。即使是入手了水箱版本的 J2,后期依舊可以加裝自動上下水裝置,只需單獨購買自動上下水組件由工程師上門安裝就可以完成升級。這種可升級的設計讓基礎版(水箱版)可以秒變 Plus 版(自動上下水),用戶在選擇時更加自由,后續(xù)搬家和移機時也更方便。
▼安裝了自動上下水組件的 J2
▼安裝自動上下水裝置后,清水管和污水管從機身后方連入
▼我這臺 J2 的凈水管、污水管和電源線通過束線管固定,如果需要也可以更換為固定走線槽,外觀上會更加美觀一些。
對于清潔效果有更高需求的用戶,很多在使用拖地功能時還會加入清潔液,清潔效果更佳以外還可以抑制一些常見的細菌。云鯨 J1 隨機附贈了官方清潔劑,每次加水時需要手動加入,作為「全自動」的代表 J2 這里自然也進行了升級。J2 挖掘了基站內部有限的空間,在水箱旁留出了清潔劑安裝位置,基站通過內置的泵自動進行清潔劑投放(類似洗衣機上的智能投放功能)。
雖然智能投放聽起來并不是特別復雜的功能,但是使用過支持智能投放洗衣機的用戶,一定會理解這是一個用過就回不去的功能。無需每次加入清潔劑,無需計算水箱水量與清潔劑的配比,只要讓機器自動添加即可。
▼J2 支持自動添加清潔劑
除了自動上下水和清潔劑智能投放外,J2 基站的烘干功能升級為45度熱風烘干,烘干拖布的速度相比 J1 的冷風烘干更快?;镜钠聊?、按鈕和交互也進行了調整,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脫離 APP/網絡直接在基站上操作,對于家中老人使用來說會更方便一些?;具€增加了基站清潔功能,利用入水和排水泵,基站內部清潔也更方便了。
▼J2 基站烘干為45度熱風烘干
▼基站操作按鈕更多,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脫離 APP 直接操作
▼基站自清潔,步驟1:加水
▼基站自清潔,步驟2:使用刷子清潔
▼基站自清潔,步驟3:排水泵抽出清潔后的污水
外形與設計
包裝方面 J2 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包裝盒從中間偏下位置打開,取下上蓋后可以看到內部分為上部配件盒和下部主機+基站。
配件部分包含掃地模塊、掃地邊刷*4、拖地模塊、拖布*4、清潔刷、電源線、清潔劑、磁條、說明書以及快速使用指南。
▼快速使用指南
J2 依舊采用了掃地模塊與拖地模塊互換的設計,因為結構的原因掃地模塊依舊沒有配置滾刷,并且依舊采用了二選一的可更換設計。我和云鯨的工程師有討論為什么沒有采用今年主流的掃拖一體設計,他們給出的答案是雖然二合一結構看起來更全能,但是拖地能力相比 J1/J2 的旋轉加壓擦地效果要弱,考慮很多 J1 用戶家中都還有一臺掃地機器人,他們內部權衡后依舊選擇目前拖地清潔能力更強的設計。
▼掃地與拖地模塊,與很多機器人拖布不同,云鯨 J2 的拖布更厚刷毛更多,并采用高速旋轉+加壓設計進行清潔
▼拖布旋轉加壓清潔,更接近人手擦地
比較讓我驚訝的是 J2 隨機附贈的清潔水桶和基站的刷子,無論是細節(jié)、做工和質感都非常的好,品質遠超超市中常見的刷子。
J2 標配了除菌清潔劑,成分部分包含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快干膜光亮因子、香料、分散劑、滲透劑以及去離子水,瓶口采用特殊設計僅供搭配 J2 基站使用。
配件盒子下方則是基站與機器人,向上取下盒蓋就可以看到 J2 的基站,整體外形上和 J1 基站基本一致?;旧戏椒植贾膫€按鍵,顯示屏幕內可顯示的內容也更多,對于不習慣使用 APP 的用戶,可以更方便的在 J2 基站上進行操作。
基站還有很多細節(jié)的改進,比如凈水桶和污水桶材質升級,耐用程度提升以外防污效果也有提升。頂蓋內側區(qū)域增加了常用指導,對于掃地機器人不熟悉或是老年用戶更加方便。清洗肋增加了格擋條避免甩干時水滴飛出,原有的塑料防滑墊修改為基站內置,避免了防滑墊使用久后小概率磨損導致打滑的可能性,基站背面也增加了進出水口(不使用時有擋板遮蔽,這里拍照取下了擋板)用于連接進出水管。
機身方面,云鯨 J2 延續(xù)了 J1 設計的風格,依舊是比較有特點的橢圓形機身。
正面比較明顯變化的是激光雷達,由原先的固定式改為了可變高度頂蓋,在遇到一些極限高度時可以有一定的回彈來保護激光雷達。沿墻傳感器依舊放置在機身右側,正面也依舊是碰撞傳感器+紅外傳感器+金屬充電觸點的設計。機身底部萬向輪設計進行了優(yōu)化,旋轉方向自由度會更高,兩個主輪的爬坡能力也進行了升級,相比上一代爬坡能力提高了0.5厘米。掃地模塊搭配的風機吸力升級到了2500Pa,對于地面比較大的毛發(fā)等清潔效果會更好(也不會有毛發(fā)纏繞的問題),不過由于沒有滾刷地板表面深層灰塵還是要交給拖地模塊來處理。
▼J2 搭配掃地模塊和拖地模塊
▼掃地模塊和拖地模塊安裝采用磁吸方式,更換模塊還是比較方便的,不過如果展望下一代 J3 或是全功能二合一產品,還是希望能夠實現(xiàn)基站內模塊自動更換(來徹底解放雙手)
集塵盒方面依舊是拉籃式開合設計,打開拉籃即可取出塵桶,附贈的刮刀在集塵盒左側位置豎直擺放。
基站部分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正面圓形顯示屏可顯示的內容更多,利用頂部的四顆按鍵(設置/返回,切換,確認/開始,召回/出倉)基本可以實現(xiàn)絕大部分功能。對于家中老人來說,使用上更加直觀,另外操作也可以不聯(lián)網進行,家中斷網時也可以利用基站直接控制機器人。除了像是選擇建圖、掃/拖模式、是否使用清潔液等功能外,基站也支持開啟童鎖,避免家中兒童玩耍/誤觸。
▼基站可操作選項更加豐富
我這次還拿到了智能上下水裝置,目前 J2 分為水箱版本和智能上下水版本,水箱版本的用戶入手智能上下水裝置即可升級自動上下水功能。智能上下水裝置配套贈送了勘探和安裝服務,根據用戶房屋布局來設計安裝方案,勘探后不符合安裝條件可以退還費用。實際體驗來說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擁有安裝條件,由于需要上下水,基站安放的位置需要靠近水源和排水管,中間走線位置沿墻或是有家居/物體遮蔽會更美觀一些。
▼智能上下水裝置
▼智能上下水裝置配件,除了水管外還有電源線、電磁閥(關閉入水裝置避免意外漏水等情況)、束線管等
使用體驗
由于結構的限制云鯨 J2 并未使用新的 3D 結構光,導航方面依舊使用激光雷達導航,在避障和尋路方面其實國內各家的 SLAM 算法經過幾年打磨后已經比較成熟了。云鯨 J2 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不過得益于苗條的身材,實際測試餐桌下這種4條桌腿+16條椅腿通過性能反而不錯。至于 3D 結構光等混合導航,以及物體識別與智能避讓等功能,可能要下一代產品才能見到了。
不過相比競爭對手云鯨 J2 也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yōu)點,大部分掃地機器人首次建圖需要將全屋清掃一遍,實際使用時無法提前規(guī)劃禁區(qū),全屋清掃一次建圖耗時很長。云鯨的建圖策略是機器人會繞屋一周,利用單次環(huán)繞的結果即可生成地圖,相比其他機器人第一次使用建圖體驗要好上不少。
▼先繞四周,再 S 型路徑清潔
▼復雜環(huán)境通過測試
▼邊角清掃還是要依賴于激光雷達+沿墻傳感器
日常拖地功能默認是全屋清潔2遍,120平米(套內90平米左右)三室一廳全屋清潔2遍耗時大約100分鐘,如果設定為單次清潔大約50分鐘可以完成清潔。APP 部分云鯨最近更新了新版,整體界面相比老版本做了一定的調整,不過清潔路徑方面顯示使用了比較淺的淡藍色,視覺對比度稍低。
▼APP 內清潔路徑顯示(15倍速)
由于我家房子房齡相對較老,陽臺部分裝修時候未預留上下水,為了美觀我選擇將 J2 基站放置在主臥洗手間。因為還在內測階段,安裝工程師是云鯨安排從深圳飛來,考慮安裝效率以及洗手間奇葩的臺盆下水設計,我選擇直接使用束線套管將上下水連接至馬桶旁的入水口和衛(wèi)生間地漏。如果從美觀出發(fā),可以將束線套管換位方形走線槽,沿墻邊走線會更美觀一些。
▼安裝上下水模塊后,機身后部會比不安裝時稍微凸出一點
▼下水管直接插在地漏內,更合理的安裝方式是多走一段線路直接連入洗手池下水,不過由于我家臺盆下柜子特殊設計無法實現(xiàn)。另外由于目前還是工程版機器,下方黑色電磁閥在量產版時會增加保護盒,會更美觀一些。
安裝水箱后,基站會自動識別水箱裝置,在清洗時自動吸入清水并在結束后排出污水。打開智能上下水裝置上蓋,可以看到內部其實還是按照清水和污水分為兩個部分,內部都放置傳感器來偵測進水和排水高度,污水箱一側還設置了濾網。雖然自動上下水裝置本身結構不算特別復雜,但是相比第三方改造上下水結構上更加完整,并且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到徹底的「全自動」,對于用戶使用體驗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使用幾次后可以看到濾網內過濾了一定量的臟污和拖布絮,過濾網的設計也讓用戶可以放心的使用排水功能,而無需擔心堵塞下水道的問題。
之前很多用戶對拖地機器人抹布是否需要自清潔抱有疑問,實際使用過掃拖一體的用戶應該都會了解,對于灰塵較大的地區(qū)拖完一個房間后拖布基本就會全黑了。沒有自清潔功能的掃地機,雖然可以持續(xù)依靠電控水箱補水,但是抹布本身臟污后對地面清潔是毫無幫助的,甚至可以說是把地面臟污全屋抹勻。
▼清掃了一個半房間回基站自清潔前拖布狀態(tài)
▼經過基站清潔后的拖布,由于使用多次的緣故拖布已經變黑,但是清洗后整體干凈了不少
最后簡單測試了一下過檻能力,全屋的門檻都可以穩(wěn)定通過,除非有特殊的門檻石設計否則無需擔心爬坡/過檻問題。
結語:云鯨 J2 值不值得買?值不值得升級?
其實會考慮入手云鯨 J2 的基本可以分為三類:
對于第一類用戶,如果預算不是很充沛,其實入手一臺入門級的單掃功能掃地機會更合適。畢竟國內廠商競爭激烈,SLAM 和純視覺導航掃地機在入門級市場都有很多優(yōu)秀的產品,加錢上掃拖一體并不能達到一步到位的效果。先入一臺掃地機,后續(xù)幾年后再升級到全功能機器人,或是像我一樣使用1臺掃地機+云鯨這樣單獨拖地清潔效果最好。
而對于已經入手掃地機的第二類用戶,J1 和 J2 價格差其實并不大,我個人建議是可以根據自家的環(huán)境來決定。畢竟 J2 加上上下水裝置,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可以做到完全解放雙手的機器。如果掃地機是自帶集塵底座功能的,甚至真的可以實現(xiàn)1個月清理一下這兩臺機器人,同時讓家中一直保持干凈。
而對于 J1 的老用戶,我個人覺得如果沒有安裝上下水裝置的調節(jié),其實升級 J2 體驗方面提升不算特別大,主要是可以自動加清潔液,烘干部分也更快??紤]到 J2 上市還贈送了額外一年延保給 J1 老用戶,個人覺得沒有安裝條件不升級繼續(xù)用一年等等新品也不錯,當然如果有安裝上下水裝置的調節(jié),升級到 J2 后可以讓你更懶,基本1個月清理1次濾網、基站和清洗肋即可。懶的好處,自然不用我多介紹了。
文章的最后,其實想說經常有很多沒有使用掃地機的人,會覺得掃地機器人是有些雞肋的產品,自己動手掃一下拖一下半小時不就弄完了嗎?可是每天只有24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上班以外,留給我們個人的時間并不多。就像現(xiàn)在家家基本都使用洗衣機一樣,像是洗碗機、掃地機器人這些設備一定會越來越普及,畢竟洗衣服也是半小時就能弄完的事情,我們最后不還是更愿意節(jié)約這半小時做些別的事嗎?(哪怕是躺下休息休息)
而且智能清潔類設備,其實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年輕人的家,讓年邁的父母少彎腰幾次、少搓幾次抹布所帶來的的幸福感,其實可能遠比幾千塊換個新手機更多。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觀看,也歡迎大家在點贊評論收藏三連支持一波。我是KC,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