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數(shù)碼博主和桌搭達人們的帶動下,如今機械鍵盤也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隨著產(chǎn)品不斷豐富,現(xiàn)在的機械鍵盤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CHERRY那種只有黑、白兩種配色的形態(tài),反倒是融入更多有趣的設計元素,也有不少于知名IP聯(lián)名的設計出現(xiàn)。
最近有幸收到米物ART系列的一把機械鍵盤,型號叫做Z870。ART系列是米物主推的一個系列,之前就看到有不少博主的桌面上都擺著這把鍵盤,Z870是一個新的型號,設計風格傾向復古,有些打字機的影子在里面,這篇文章就和各位聊聊體驗心得。
包裝不多贅述,打開之后除了鍵盤本身,還附贈有多顆替換鍵帽、拔鍵器、取軸器、Type C線材、USB接收器和塑料防塵罩。
鍵盤整體的風格正如前面所說,融入了不少復古的元素在里面,我收到的這把是“冬之曠野”的配色,從整體框架到鍵帽都有些做舊的感覺,微微泛黃,顯得很有年代感。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鍵帽的形態(tài)也與大多數(shù)機械鍵盤的鍵帽不同,顯得圓潤不少,有些類似古老打印機鍵盤的格調(diào)。
鍵盤整體采用87鍵配列,取消了右側的數(shù)字鍵區(qū)域,但中間的功能鍵得到完整的保留。鍵盤的三圍尺寸保持在361*140*43mm,放在桌面上并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稍顯遺憾的是,沒有數(shù)字區(qū)域對于財會工作者來說多少有些不方便。
緊湊的按鍵布局加上超窄邊框的設計,使得指示燈不得不重新規(guī)劃位置。大小寫指示燈移動到Esc和F1
按鍵之間,不同模式的連接指示燈設計在右側功能鍵和方向鍵之間。
鍵帽部分采用PBT材質(zhì)高球鍵帽,表面輔以細微的磨砂質(zhì)感,用了幾天手感還不錯,至于用久了是否會打油還需要長時間進一步驗證。按鍵表面的字符比較大,且印刷清晰沒有毛刺,視覺上給人清爽的印象,作為設計行業(yè)從業(yè)者,我個人對美感還是有些挑剔的。
鍵盤后方側邊設計成隆起的結構,偏左側依次是模式切換開關、Win/Mac模式鍵、電源鍵和Type C接口;靠右側則印有“Design By MIIIW”字樣。
從側邊觀察,整個鍵盤后方高于前方,整體呈現(xiàn)向前傾斜的狀態(tài)。鍵盤上的六行鍵帽倒是錯落有致,依次向前傾斜,不像多數(shù)鍵盤那樣中間的幾行比較低,我想這也是為了照顧到整體的視覺風格。
鍵盤背部由一塊完整的蓋板包裹,倒也十分工整??拷吘壍奈恢迷O計由無處橡膠防滑墊,后方左右兩側分別有兩段式支撐腳架,搭配使用可以將鍵盤抬起至不同的高度。中間的不干膠標簽印有這把鍵盤的技術參數(shù)、連接方式等。
支持多模連接是我選擇這邊鍵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工作的需要,平時用到的設備比較多,又并非所有的設備都有USB接口。這把鍵盤支持有線、藍牙和2.4Ghz三種連接方式,藍牙模式又分別支持藍牙3.0和藍牙5.0,總共可以同時和五臺設備建立連接,通過鍵盤后方的開關還可以方便的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切換,這一點十分友好。
通常搭配臺式電腦多用有線連接,延遲也會更小一些,偶爾玩游戲也不錯;筆記本上插著2.4Ghz接收器,需要用的話切換過去就可以了;另外的二合一平板和iPad會用藍牙連接,畢竟這兩臺設備對鍵盤不是剛需,拿起設備離開也非常方便。
我選擇的冬之曠野搭配的是G黃Pro軸,是一個新的軸體。這也得益于最近幾年藍牙鍵盤被大眾認可,有不少玩家開始琢磨新的軸體,不同的軸體能夠賦予鍵盤不同的手感和體驗。G黃Pro軸整體的感覺是鍵程很短,手感比靜音紅軸稍硬一些,和紅軸差不多,用慣靜音紅軸以后很容易上手。按鍵敲擊的聲音也和靜音紅軸差不多,很小,適合在家里或者多人辦公室里用,不必擔心吵到其他人。
敲擊時的段落感雖然沒有青軸那樣明顯,但也有所保留,和薄膜鍵盤、仿機械鍵盤還是明顯不同的。當然,軸體的選擇還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人的手感不同。就我個人的體驗來看,用于日常辦公打字沒有太大的問題,得益于比較短的鍵程,高頻次快速敲擊手指也不會酸困。
拆掉比較大的可以看到,較大的按鍵都采用衛(wèi)星軸的設計,在主軸左右兩邊分別有輔助軸,目的是保持按鍵平衡。使用中向按鍵任意位置發(fā)力,都能夠精準的觸發(fā),按鍵也不會有向一邊倒的現(xiàn)象。
這把鍵盤支持全鍵無沖,支持10個以上鍵帽同時按下無沖突,在辦公和游戲場景下都很實用。比如我常用Adobe家族的軟件,需要同時按下多個按鍵執(zhí)行快捷指令,無沖設計就能使快捷鍵組合精確的響應,同樣在游戲場景中,也需要多個按鍵同時按下觸發(fā)連招等操作。
除了兼容Windows系統(tǒng)之外,這把鍵盤也支持Mac OS系統(tǒng),通過鍵盤后方的開關可以直接切換。包裝中還附贈了兩個系統(tǒng)下對應的鍵帽,可以根據(jù)需求自行替換。另外,如果不喜歡黃色的空格鍵點綴,也可以自行更換為與其它鍵帽同色的配色,看起來更素雅。
另外,在F1-F12鍵中還加入了快捷鍵功能,對應的功能圖標側刻在鍵帽側邊,功能涵蓋有亮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功能以及多媒體控制等等。
為了使桌面不單調(diào),滿足光污染愛好者的需求,這把鍵盤支持RGB背光燈效,內(nèi)置有18種燈光效果。通過燈光鍵和左右按鍵可以切換不同的燈效,其他操作不多贅述了,入手以后詳見說明書吧。
續(xù)航方面,這把鍵盤內(nèi)置有4000mAh容量的鋰電池,滿電狀態(tài)下可以做到200個小時的續(xù)航。通過機身背部的Type C接口就可以為其充電,也可以在有線模式下邊用邊沖,輸出功率是5V-1A。
體驗一周左右,這把鍵盤目前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主力鍵盤,除了復古的顏值吸引眼球之外,G黃Pro軸也帶來了不同的手感,且從靜音紅軸過渡以后很容易上手。多模連接、Win/Mac雙模式、支持多媒體快捷鍵以及4000mAh容量大電池,也為它的實際體驗增色不少。這把鍵盤整體定位個性化、年輕化,非常適合喜歡桌面搭配的年輕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