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喬思伯VR4機箱在設計上真的獨樹一幟,它采用了抽拉式的內外雙層結構,配置了多面環(huán)網的外裝甲,機身線條極致簡約,完全沒有任何的修飾,白天安靜又精致,夜晚會展示出隱約的透視效果,加上全白的超高顏值,讓我忍不住有了組裝新電腦的欲望。
VR4的尺寸設計合理,擺放在桌面上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除了具備360度無死角的被動散熱能力,還能通過增加風扇來自主搭建前后風道,進一步增強散熱性能,顏值和可玩性都相當的令人滿意。
VR4的包裝里除了機箱,還提提供了8PIN電源延長線,螺絲,綁扎帶說明書等配件,所有配件都收納在了獨立收納盒里,井井有條。
VR4的線條明朗,折角處略帶弧度,整體外觀非常簡約。
機箱左右側完全對稱,機身上沒有任何多余的修飾。
機箱的頂蓋采用了磁吸設計,可以直接取下。機頂前側位置設置了I/O模塊,包含了開關,TYPE-C和1個USB3.0接口。顯然設計師為了貫徹簡約的設計理念,I/O接口數量上略有縮減。
機箱背部帶有4個鍍絡裝飾的支撐腳,對應電源進風口位置設置了可拆洗的防塵網。
通過機箱背部的握把,可以很輕松的抽出機箱內部結構,外框的網眼設計真的非常驚艷。
抽出內部結構后,可以看到外框架底部使用的滑軌,用料相當扎實,使用起來順滑度和承載力都相當靠譜。
機箱內部機構的背部增加了2個拉手用來抽拉。布局和常規(guī)設計保持一致,支持7個PCI卡槽,3個黑色擋片支持快拆,下置電源,并且可以安裝一個12cm風扇。
機箱兼容性方面也比較優(yōu)秀,最大可支持ATX主板安裝,顯卡限長345mm(安裝前置水冷時,顯卡限長320mm)。
風冷散熱器限高167mm。
支持360水冷安裝。
下置獨立電源倉,電源倉內部預留了2個硬盤位,電源倉的上方還能額外掛載一個硬盤。
CPU選擇的是INTEL 12700K,大小核,帶核顯,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主板我選擇的是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鋒鈦,采用強化設計的6層PCB板,黑色PCB在大面積銀色散熱裝甲加持下,顏值也直接拉滿。標準ATX的版型可以裝進絕大多數的機箱,豐富的主板接口也讓這塊主板在兼容性的表現上十分優(yōu)秀。
16相直連式供電方案和第三代鈦金電感,MOSEFT為RAA220075,每一相都提供最大75A的輸出能力,主控為RAA229131芯片,再加上雙8pin的外接供電,可以完美支持12代酷睿處理器性能的發(fā)揮。VRM散熱裝甲處可以看到MSI標識和龍魂LOGO,龍魂標識內置RGB燈效,識別度相當不錯。
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在I/O上除了一體式設計和豐富的USB接口,提供DP和HDMI雙顯示輸出,2.5Gbps有線網口和Wi-Fi 6天線接口,以及一鍵升級BIOS等功能接口。
內存選擇的是威剛XPG龍耀D50 DDR4內存,頻率3600 8G*2釉白電競套裝。
這款內存的造型設計的比較方正,頂部菱形的RGB燈條延伸出幾何線條貫穿內存裝甲,視覺效果相當不錯。
我手上還有2根黑色的D50 8*2,剛好湊成32G主流配置。
顯卡選擇是技嘉的RTX 3080Ti 雪鷹,最近顯卡價格真的是越來越合適了。10240個CUDA流處理器+80個RT核心+320個Tensor核心,搭配12G DDR6顯存讓它的性能十分強勁,銀白色的3風扇外觀設計,搭配我這套整體白色的主機非常的和諧。
顯卡全身包裹散熱裝甲,特別是在顯卡背部增加了進氣柵格的設計,以及類似機庫的設計風格,視覺沖擊力很強。
顯卡使用雙8Pin供電接口,從顯卡底部可以看到碩大的銅管和大面積散熱鰭片,對這個發(fā)熱大戶照顧到了極致。
接口方面,這塊顯卡提供了三個DP和兩個HDMI。
顯卡的據此尺寸為L=320 W=126 H=55mm,還是比較長的,好在機箱還能塞得下。
電源方面,因為硬件功耗都比較大,以及為了保證未來升級的便利性。我入手了安鈦克的旗艦產品HCG1000W,全日系豪華電容的配置以及穩(wěn)定的橋式LLC諧振+主動式FPC方案,80Plus金牌全模組,實際接近白金牌電源標準的高轉化。由于隸屬于35周年系列,所以可以獲得十年免費換新售后,買的安心。
組模接口方面提供的接口相當充裕,不同接口還進行分組排列,配合防呆口無需擔心誤操作風險。
這款電源的散熱風扇支持智能溫控調節(jié),低負載狀態(tài)智能降低轉速,可以給更安靜的使用環(huán)境。
機箱支持從后面塞入電源倉,這樣安裝起來會更為便利。因為成本更高的原因,在這個價位中,采用這樣設計的機箱并不多見,給與好評。
機箱預留了豐富的走線口,走線比較輕松,效果也令人滿意。
為了更好的壓制12700K,散熱器選擇的是九州風神的AK620冰立方。
這款散熱器完美支持INTEL12代CPU,散熱功耗高達260W,全白顏值高。
散熱器采用雙塔雙風扇結構,側邊可以清晰的看到6根鍍鎳熱管。
風扇方面額配置了2把FK120高性能散熱風扇,采用FDB軸承,可以根據系統(tǒng)負載自動調速。
配套扣具可以兼容AMD和INTEL雙平臺,支持1700和20xx系列處理器。配件中,還附送了硅脂和安裝工具。
1700的金屬背板是支持手動調整的,機箱的背部開窗也比較大,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安裝。
作為全新設計扣具系統(tǒng),冰立方AK620的扣具安裝變的非常輕松,甚至單手就能完成操作,不會讓你手忙腳亂。
安裝好扣具后,就可以上硅脂了,論壇教學的九宮格硅脂法。
散熱器底部的保護膜記得撕掉,冰立方AK620使用了精雕微凸純銅底座,電鍍工藝相當給力,可以看到漂亮的鐳射紋。
散熱塔通過兩點式扣具安裝在扣具上,隨機配套了安裝工具,不用擔心螺絲刀不適配。
散熱塔側邊,增加了針對內存裝甲的抬高優(yōu)化,可以避免內存裝甲的干擾。
安裝后散熱塔的高度是160mm,機箱支持169mm的散熱塔,所以兼容性沒有問題。
最終的正面走線調整。
背部走線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這款機箱的8Pin走線有些特殊,定制線的話可以做的長一點?;蛘呤褂脝趟疾S機配送的延長線進行安裝。
如果像我這樣比較折騰的話,其實可以單獨使用VR4的內部結構,這就是一個全開放的機箱,散熱改裝都非常方便。
用魯大師跑了下分,188W的得分。硬盤因為沒有升級,拉了后腿,后續(xù)我考慮升級新規(guī)格M2硬盤了。
12700K的改機溫度在36-40℃左右,FPU單烤成績95℃。
顯卡TIME SPY綜合得分18092。
在測試是,顯卡溫度保持在75度左右,最高峰值突破100攝氏度,不過持續(xù)時間不長,所以沒什么問題。
前1后1風道。
對VR4增加風扇改善風道后,散熱成績會有2-3攝氏度的改善。測試時,室內環(huán)境在28度左右,后期還可以繼續(xù)探索下。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里,我是胖頭魚Moomin,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