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一個數(shù)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lǐng)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凡是買了 MacBook 系列的人,必然少不了挑各種擴展塢,就像喜歡充電頭上的接口越來越多一樣,擴展塢的接口已經(jīng)不滿足個位數(shù)的幾合一了,這次又看到一款幾乎全身是孔的雷電 3 擴展塢——雙雷電 3 奧???5 合一擴展塢,感覺該有的都有了,于是來分享一下體驗。
外觀
這款擴展塢包裝內(nèi)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除了雷電 3 擴展塢外,還有一個銀色的小底座,一套電源適配器,以及一根 0.5 米長的 40G 編制數(shù)據(jù)線。
電源線支持 100~240V 的寬幅電壓,去國外也能用,輸出是 20V 3.25A,最高支持 65W 輸出,可以支持許多筆記本滿血輸出。
這根 40Gbps 的數(shù)據(jù)線還挺粗的,0.5 米對于桌面來說剛剛好,不會太亂,我個人一直很喜歡編織線的設(shè)計和手感。
擴展塢正面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密密麻麻比較實用的接口,從上到下是 3.5mm 接口,SD、TF 卡槽,2個USB3.1-C 接口(10Gbps),1 個 USB3.1-A 接口(10Gbps),2 個 USB3.0-A 接口(5Gbps),1 個 USB2.0-A接口(480Mbps)。這些接口都在面向我的一側(cè),也是最常用的部分,并且用數(shù)字來代表了接口的最高傳輸速率。SD 和 TF 都沒有缺席,相機和運動相機等存儲卡都能靈活讀取,2 個 USB3.1-C 接口可以充分發(fā)揮 PSSD 的讀取速度,偶爾還能給 iPhone 12 快速充個電。
USB A 接口這么多,我突然就聯(lián)想到軟路由了,這個擴展塢只有千兆網(wǎng)口,沒準以后 USB-A 3.1 接口可以連一個萬兆有線網(wǎng)口來使用。最下面的 USB2.0 接口當然就是留給鍵鼠接收器來使用,不必考慮速度。
背面的接口都比較符合使用邏輯,都是接桌子后面的線纜,比如 DP 接口,最高支持單屏 8K,下面就是兩個雷電 3 接口,第一個畫了電腦小圖標的雷電 3 接口很明顯是給 MacBook 連接的,因為最高支持 60W 的輸出,下面的雷電 3 接口最高支持 15W 的輸出,可以給其他設(shè)備供電,并且這倆都支持 40Gbps 的速率傳輸。下面也有一個 USB2.0 接口,也可以把鍵鼠接收器放后面。沒想到的是這里還有一個 S/PDIF 接口,支持數(shù)字音頻輸出,用到這個接口的人估計不多,但是有一些音箱還是支持的,多了一個選擇。下面就是一個千兆網(wǎng)口了,其實目前來說千兆是主流也夠用,我個人倒是希望能是個萬兆接口,畢竟都雷電 3 了,局域網(wǎng)的 NAS 也能超過千兆傳輸速率該有多好,最下面的就是 DC 電源接頭了。
側(cè)面貼紙有一個提醒,注意如果是 M1 芯片的電腦,受芯片限制,只能擴展出一個高清視頻輸出接口。
雷電 3 擴展塢的底座其實本身是具備四個硅膠腳墊的,本身都可以豎著擺放,不過奧睿科還是設(shè)計了一個金屬底座,兩個螺絲孔就是用來固定的。
看一下默認硅膠腳墊的效果,因為是全金屬機身,又這么多接口,我猜是底部的縫隙散熱不太夠。
這個底座有一個很大的弧度,上部平整的金屬面接觸擴展塢導(dǎo)熱,下方還通風,應(yīng)該散熱效果更好。
兩顆螺絲也是自帶的,注意包裝內(nèi)居然也還送了個小起子,用來安裝,我估摸著這次安裝完以后也找不到了。
雷電 3 擴展塢加上底座后,放在桌子上確實穩(wěn)了許多,散熱空間也多了,立著擺放也不怎么占據(jù)空間。
安裝使用
首先就是把背后的接線都接起來,網(wǎng)線插上,電源線接上,然后60W 的 USB-C 功能輸入就給 MacBook Pro 連接上,又能供電,又能傳輸數(shù)據(jù)。
正面接口實在太多了,平時想插滿都很難,不過最常用的 SD 卡和 2T 的 PSSD 都可以接上。流淚的原道耳機接在擴展塢上比接在筆記本的側(cè)面要合理一點,因為擴展塢可以在左邊放的比較遠,左手就不會總是無意碰到線了。最下面就接上機械鍵盤的 2.4G 接收器比較方便。
速度測試
首先用我自己 DIY 的 2T PSSD 測試一下,因為 ROG 的硬盤盒最高速度是 1Gbps 的速度限制,連接處為前方的 USB3.1-C 接口(10Gbps),所以經(jīng)過擴展塢的測試,也跑滿了速度,讀取 966MB/s,寫入 816MB/s。
然后將??低?C2000 Pro 2T取出來,換上雷電 3 硬盤盒,連接擴展塢背后的雷電 3 接口,理論數(shù)值就是 40Gbps,用 Disk Speed Test 測試,速度果然起飛了,寫入 2175MB/s,讀取 2798MB/s,幾乎接近 C2000 Pro 2T 的讀寫上限,拷貝素材就是眨眼間,體驗感滿分。
閃迪 V30 SD 卡速度測試,讀取 22MB/s,寫入 26MB/s,這部分倒是表現(xiàn)一般,就是拷貝數(shù)據(jù)會慢一點,好在不是一直掛著用。
總結(jié)
這款奧??评纂?3 擴展塢全身都是孔,確實滿足了數(shù)碼玩家的折騰欲,想全部都插滿。60W 的輸出可以讓我的 M1 Pro MacBook Pro 滿血運行,如果后期再買 40Gbps 的 PSSD 就能享受更高速度的讀寫快感了,哪怕機身只有 256G 也不用擔心。DP 支持 8K 顯示器,目前 4K 顯示器是主流,起碼以后 8K 顯示器還留下了升級空間,不用換擴展塢了。機身通過立起來之后,長時間使用只有溫溫的感覺,不會發(fā)燙,看來還是底座的功勞。
如果說不足的方面就是沒有萬兆網(wǎng)口,我個人還是很期待萬兆網(wǎng)口的擴展塢;SD 卡的讀寫速度比較一般,和一些 USB3.0 的讀卡器速度持平;再就是售價方面 1699 元如果能再優(yōu)惠一點的話就好了,盡管現(xiàn)在雷電 3 的硬盤盒也都不便宜,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個全身是孔的擴展塢,是否算是 MacBook 系列的好搭檔呢。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