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包含有許多個人的觀點。如有錯誤,請及時指出,本人虛心請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都在考慮將“影院”搬至家中,然后就購入大屏電視,投影儀等各種設備。但要想在家中更好地享受大片氛圍,影音設備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先置辦一臺回音壁,這也是現(xiàn)今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最經(jīng)濟實惠的方式。
實際上,單獨回音壁的效果還是相當有限的,它的多聲道依靠的是虛擬完成,聽感終究不如實體后置環(huán)繞音箱。不過幸好,這類回音壁多數(shù)是“骨架”的結構,后續(xù)還能為其添加低音炮和無線環(huán)繞音箱,從而組成無線家庭影院。
那么傳統(tǒng)家庭影院呢?藍光播放器、功放、一套音箱。其實布置傳統(tǒng)家庭影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價格、調試以及布線。大多數(shù)用戶在前期裝修時沒有預埋線纜的,導致后續(xù)的家庭影院組建變得相當費勁。如果有預留穿線槽的就還好,還有能走暗線的可能,別的就只能考慮從頂部或墻邊緣走一大圈的明線了。
而無線家庭影院就沒有音頻線的困擾,只要能解決供電問題,就能完成整體的家庭影院組建。
無論選擇哪種組建方式,還是建議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假如是老燒,有鉆研精神,知道如何去選線材,如何調試……并且對音質有苛刻的要求,毫無疑問傳統(tǒng)家庭影院才是最終優(yōu)解。如果你是普通用戶群體,家中有多設備連接需求,也沒有預先埋線,那么優(yōu)選無線家庭影院。
相信各位對于“天龍”這個名稱不會陌生,特別是在Hi-Fi音響圈子里,天龍的Hi-Fi器材都是相當有分量的存在。而在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背景下,天龍也推陳出新,發(fā)布了全新的Denon Home無線Hi-Fi音樂系統(tǒng)。
Denon Home家族,旨在希望通過幾個簡單的設置,將所有產(chǎn)品以無線連接的方式組建為一個整體,多設備間既能獨自工作,也能任意組合。
例如Denon Home 150/250/350無線音箱,既可單獨使用,也能再搭配另一個Denon Home 150/250/350組成立體聲系統(tǒng),再加上Denon Home 550回音壁和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的話,就可搭建為5.1家庭影院系統(tǒng)。
這套Home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在于,我可以改成任意組合,讓影音在3.1、5.0、5.1聲道間任何切換。Home系列的所有產(chǎn)品都可無線連接,并可通過HEOS APP控制各個房間的Home系列產(chǎn)品,擺放變得很隨意,不必擔心受到位置限制,多房間音樂播放讓Hi-Fi音樂無處不在,實現(xiàn)全屋影音系統(tǒng)搭建。
接下來,我就分享一段最近升級到Denon Home 5.1無線家庭影院后的體驗,希望對各位小伙伴有所幫助。
只要是觀影,我都會拿出《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奧馬哈海灘戰(zhàn)戲份來聊聊。如果是普通回音壁的話,那么炮火爆炸聲大多集中在正面,而擁有了后置Denon Home 150無線音箱作為后置環(huán)繞音后,炮火變得更具方位感,特別是打開艇門時,潮水般的德國MG42子彈會有種從正面出現(xiàn)的錯覺。
而后是空彈殼的掉落聲,醫(yī)護兵的呼喚聲以及各種嘶吼此起彼伏,瞬間將戰(zhàn)場的緊張氛圍給烘托了出來。再配合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對炮火爆炸聲的加持,近距離爆炸后的主人公的耳嗚聲,變得相當有層次感,極具真實感和沖擊力。
在雨天場景,可以感受到大雨不斷地從頭頂落下,雨點打落在人物鋼盔,金屬棚,槍支上。人物的呼吸聲也變得很實,特別是當敵人狙擊手被春田M1903擊中時,那瞄準鏡碎裂時的聲音極具立體感,讓影片的代入感提升了幾個檔次。
《終結者2:審判日》影片中,單手騎著哈雷摩托的州長從壕溝邊沿飛馳而下,而后是單手上彈射擊,那卡塔聲,極具真實感。我們可以感受到T-1000手刀分開電梯門時的力量,也有他被T-800爆頭的那一聲真實感。當州長伸出向莎拉時,我都會不自覺地跟隨著T-800一起念叨出“Come with me if you wanna live.”這也得益于中置聲道的對白清晰,以及定位準確所帶來的代入感。
除了觀影需求以外,組群后欣賞音樂影音也非常不錯。無論是演唱會還是彩排影像,人聲部分的清晰度相當高,并且相當富有穿透力。而且低頻的力量給得很足,特別是在播放Michael Jackson的彩排影像時,鼓點的下潛和彈性都很不錯,但又不會淹沒人聲部分。左右兩旁能感受到不同方位的聲音構成,整體的聲場有變大,樂器間的位置關系明朗,現(xiàn)場的氛圍感獲得極大的加成。
由于所屬Home家族的獨特性,Denon Home 150還可以組合成為立體聲對,欣賞更具空間感的立體聲音樂效果。將兩個音箱在HEOS應用中成組后,不僅能播放在線流媒體資源,也能選擇從AUX IN接入外置播放器,聆聽收藏的高解析度音樂。例如我就喜歡用CD隨聲聽接到Denon Home 150對箱中,挑上幾張老專輯,窩在沙發(fā)中,一個人,一杯咖啡,一本書,慢慢享受這份愜意。
那么遇到游戲主機后,Denon Home系統(tǒng)又應該如何調試呢?因為PS5本身就支持5.1聲道,所以影院系統(tǒng)并不需要修改,只需在PS5的聲音設置內,將聲音輸出設為5.1 ch,聲音格式(優(yōu)先)為Dolby即可。
在PS5上絕對不容錯過的3A大作《對馬島之魂導演剪輯版》。握緊手柄,隨著境井仁進入到對馬島那廣闊的鄉(xiāng)間,感受各種田野風光,古老的樹林,村落,神社……當我騎馬馳騁時,除了手柄帶來的震感反饋以外,轉動視角時聲音也會隨著變化方位,步入樹林時,畫面光影再配合環(huán)繞音效,臨場感變得極強。
以鐮倉幕府的武士身份和對手進行正面對決時,刀劍的手感極其優(yōu)秀。特別是進入到1V5瞬秒子彈時間,隨著鏡頭的轉動,聲音的位置也在不斷變化著,無形中讓我有種化身為聽聲辨位的劍道高手的感覺。在Denon Home系統(tǒng)下的游戲氛圍是普通音響所無法比擬的,每一次武士決斗后都讓人意猶未盡。
我一直覺得回音壁才是這套無線家庭影院的核心所在,Denon Home 550回音壁也是如此。
Denon Home 550回音壁為常見的長條造型,但總長度卻控制在65CM左右,高度為7.5CM。加上其極簡的外觀設計,無論是掛在墻上還是放置在電視柜上,均不會顯得突兀,能夠很好地融入到家居環(huán)境中。
雖然回音壁的正面采用編織布面覆蓋,但依舊是不可拆卸設計,這也導致我們無法直觀地看到內部的單元情況。而根據(jù)官方參數(shù),Denon Home 550回音壁的內部使用了4個2英寸的全頻喇叭單元,兩個0.75寸的高音單元,三個無源輻射器的配置。
能兼顧到中高低三頻,這也是當前常規(guī)箱子的做法,并且其中一個無源輻射器還放到了箱體的背面,對聲場起到一定加強的效果。
機身的頂部設有一塊觸控板,里面包含了麥克風靜音、動作鍵、播放/暫停和音量調節(jié)等按鍵。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當我們伸手靠近時按鍵才會亮起,既有科技感,也解決了在深夜時按鍵燈的光干擾問題。
當然,Denon Home 550回音壁也附帶了紅外遙控,能夠讓我們更方便地切換聲音模式,輸入端口切換,音量和低音響度調節(jié)等等。
Denon Home 550回音壁余下的按鍵和所有接口均放置在背部,呈一字排列。接口中不僅包含了AUX IN音頻口,USB-A接口,光纖口和LAN網(wǎng)絡口,還配有兩個HDMI接口,其中一個還支持eARC/ARC,可以輕松傳輸無損5.1或7.1聲道音頻,Dobly Amtos和DTS:X規(guī)格。
連接方式和途徑可謂是相當全面,能本地也能無線藍牙連接,還支持AirPlay2,能夠應對各種輸入環(huán)境。
Denon Home150是一對可獨立使用的桌面無線音箱,體積尺寸約18.7*12*12cm,重量1.7KG左右。由于箱子也是使用了極簡的外觀設計,而且正面也與Denon Home 550回音壁一樣采用了編織布面覆蓋,所以兩者之間可以較好地融合,不會產(chǎn)生視覺上的沖突。
配置方面,Denon Home150采用1個一英寸球頂高音和1個3.5英寸中低音單元的組合。
Denon Home 150的控制區(qū)域設在頂部,同樣配備了與Denon Home 550回音壁相同的觸摸面板和感應機制??刂粕蠟椴シ?暫停、音量調節(jié)以及3個數(shù)字鍵,可用于音樂輸入源的輕松切換。
音箱的所有接口均設置在背面,除了電源接口、AUX IN輸入口和USB-A插口以外,還附有LAN網(wǎng)絡口。從輸入的多樣性來說,Denon Home 150不僅支持192kHz/24位FLAC和WAV,還支持DSD2.8/5.6MHz的極高采樣速率音頻格式,使音樂細節(jié)變得更極致。
Denon Home 150的背部留有壁掛孔,而且這個螺紋口也支持三腳架安裝,當然這樣并不美觀,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的話,并不推薦這樣擺放,有條件的還是選擇支架或壁掛為佳。
低音炮是家庭影院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屬于Denon Home系統(tǒng)中的低音悍將,是相當有分量的存在。
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的尺寸在37*33*33cm左右,重量12.5KG,外觀上保持了與前兩者相同的色系,正面也依舊以編織布面覆蓋。
如果忽略四個支腳的話,那么整體其實更偏正方造型,而四個大圓弧的邊角過渡,使其在感官上圓潤了許多。小巧低調的外觀,讓其更易與室內環(huán)境融為一體。
翻轉低音炮后,我們可以看到“隱藏”著的低音振膜和倒向孔。這種構造現(xiàn)今許多廠商都在使用,好處在于對于四周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沒有苛刻的擺放間距。另外,向下發(fā)射的方式也能通過反射面來提升低頻的表現(xiàn)力,有效的增加聲場和量感。
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配備了8英寸的長沖程低音單元,功率達到了120W,能帶來相當令人震撼的低頻效果。
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使用常見的后置接口和按鍵布局。由于是無線連接配置,所以在接口上無需諸如音頻輸入RCA接口、高電平輸入口,同時又保留了AUX IN插孔、LAN網(wǎng)絡口和USB-A插口,也能適應大多數(shù)播放情況,例如要跳出Home系統(tǒng)適配到別的音響系統(tǒng)時,還有AUX插孔可用于連接彼此。
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只設置了音量調節(jié)、靜音和連接按鈕,無需復雜調試,就可以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低音效果。實際上低音炮在使用過程中一般都會很少去修改調節(jié),哪怕是附帶著低通截止頻率旋鈕、相位選擇功能,也只是在初次調試或兼容別的箱子時才去修改。
當然,按鍵不多并不代表著功能少,對于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的設置均移到了HEOS APP中,在此應用中我們可以更直觀的對音量、分頻點和相位進行修改。從實體鍵轉到手機掌控,也更符合當前的智能環(huán)境。
因為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是采用無線連接的關系,擺放會變得相當隨意,甚至可以放到沙發(fā)旁。我只需通上電源即可在HEOS系統(tǒng)內自由搭配任一款Home系列設備,從而組成2.1、3.1或5.1多聲道系統(tǒng),聽歌或觀影都十分方便。
前面我們提到了HEOS應用,這是一款連接音頻設備系列的應用程序。能適用于內置了HEOS Built-in功能的Denon、Marantz等品牌,因為它們都同為Sound United旗下。
首次使用時需要將各個箱子添加到HEOS APP內。由于都是引導式的操作,哪怕是初次上手都能完成配置。在對回音壁的配置過程中,我所要做的是在添加的過程中根據(jù)“狀態(tài)指示燈”按一下“CONNECT按鈕”,再輸入一次WIFI的用戶和密碼即可等待完成。
余下的Denon Home 150無線音箱和Denon Home Subwoofer低音炮的添加過程也相仿,只不過音箱多了一個擺放位置選擇。整個過程彰顯了HEOS系統(tǒng)的成熟,沒有任何復雜的操作,對新手也十分友好。
HEOS APP的UI界面相當簡潔,底部分別羅列著“房間”、“音樂”、“播放”三個菜單選項。而在默認首頁的“房間”菜單下,可以看到已有三個設備(低間炮已與回音壁綁定),這都是我放在不同的房間中的設備,其中“小房間”是Denon Home 550回音壁,“大堂”和“臥室"分別為兩個Denon Home 150無線音箱。
需要特別說一下的是HEOS的房間組合操作。
簡單說,只需通過HEOS APP控制,我們就可以對所有Denon Home進行自由組合和拓展,根據(jù)家庭中的不同需求完成各種場景向的“配對”??梢哉fHEOS的搭配理念和操作方式是我目前見過最方便,最人性化的設置,即便是家電小白也能輕松掌握。
在音樂內容方面,HEOS與國內喜馬拉雅平臺達成了合作,可以直接在HEOS APP中獲取喜馬拉雅內容,播放收聽記錄,播客內容等等。相比某些友商的舶來品只支持國外電臺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優(yōu)勢。
此外,HEOS還支持QPlay,當配合QQ音樂APP使用時,可以直接將音樂投放到任意一臺Denon Home設備。在現(xiàn)今的數(shù)字媒體時代大環(huán)境下,這種方式要更加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讓音樂播放變得不再有隔閡。
既然擁有WIFI接入方式,那么對于“音樂服務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添加NAS內的音樂資源,我們可以在HEOS APP中輕松獲取無損音頻,從而打造成高品質音樂媒體播放中心。
盡管整套Denon Home 5.1無線家庭影院的價格略高,但也并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地步。對于沒有預先布線,又想體驗高品質影音效果的用戶來說,還是能夠值回票價的。
Denon Home的亮點在于易用性和多樣性,看似一體的回音壁+低音炮+后置環(huán)繞音箱的組合,實際上卻可以通過HEOS的設置,獲得兩套或三套不同的音樂系統(tǒng)。所有音箱都能夠協(xié)同播放,用戶也可以自由組合,打造適合自己的影音系統(tǒng),這都是Denon Home的優(yōu)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