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精品日产a一卡2卡3卡_美女强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69孕妇9_免费高清一级大毛片视频播放播放_久久国产av不卡_99久高清在线视频观看_y88午夜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2.5K 價位如何卷出一臺旗艦手機?—— 一加 Ace 3 的全面體驗分享    

安卓手機 01-18 19:09:01 93 0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12

一加 Ace 3

攝像頭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1 超廣角
索尼 IMX890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電池&續(xù)航

續(xù)航表現(xiàn)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見。日常滿電出門用到 20%會有低電量報警,一般都會找充電器或者移動電源充電了。Ace 3 的測試續(xù)航能到 11 小時 19 分鐘,5500mAh 的大電池加上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的加持確實可以。
  • 20%以下電量沒有進行充電一般都是極端情況了,雖然基本不會發(fā)生我還是好奇測試了一下。潦草的從 16%→2%電量進行測試模擬,同樣通過軟件進行上述高強度亮屏測試,Ace 3 居然還能堅持 1 個多小時。這樣看來,日常出門中等強度的使用 Ace 3 可以覆蓋一天的使用需求了。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整機家族式設(shè)計,一加 Ace3 肯定得保留了最有辨識度和最經(jīng)典的三段式開關(guān)設(shè)計了。這個用著針對順手,響鈴、振動、靜音三種模式快速切換,實際工作生活使用場景確實非常有用。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ce3 除了攝像模組外其他配置都能算得上旗艦配置了。從我個人目前的使用需求來看,驍龍 8 Gen 2 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覆蓋,放棄驍龍 8 Gen 3 則可以大幅度降低預(yù)算。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B 需要 400 元的差價就能獲得 RAM 和 ROM 的雙重升級,獲得更大的 APP ?;羁臻g和存儲的余量,感覺相對是更優(yōu)的選擇。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日常運動相機、微單之類的設(shè)備都需要導(dǎo)入到手機中去,所以選擇的時候沒有糾結(jié)直接上了 1TB 的配置。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12

一加 Ace 3

攝像頭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1 超廣角
索尼 IMX890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電池&續(xù)航

續(xù)航表現(xiàn)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見。日常滿電出門用到 20%會有低電量報警,一般都會找充電器或者移動電源充電了。Ace 3 的測試續(xù)航能到 11 小時 19 分鐘,5500mAh 的大電池加上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的加持確實可以。
  • 20%以下電量沒有進行充電一般都是極端情況了,雖然基本不會發(fā)生我還是好奇測試了一下。潦草的從 16%→2%電量進行測試模擬,同樣通過軟件進行上述高強度亮屏測試,Ace 3 居然還能堅持 1 個多小時。這樣看來,日常出門中等強度的使用 Ace 3 可以覆蓋一天的使用需求了。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整機家族式設(shè)計,一加 Ace3 肯定得保留了最有辨識度和最經(jīng)典的三段式開關(guān)設(shè)計了。這個用著針對順手,響鈴、振動、靜音三種模式快速切換,實際工作生活使用場景確實非常有用。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ce3 除了攝像模組外其他配置都能算得上旗艦配置了。從我個人目前的使用需求來看,驍龍 8 Gen 2 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覆蓋,放棄驍龍 8 Gen 3 則可以大幅度降低預(yù)算。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B 需要 400 元的差價就能獲得 RAM 和 ROM 的雙重升級,獲得更大的 APP ?;羁臻g和存儲的余量,感覺相對是更優(yōu)的選擇。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日常運動相機、微單之類的設(shè)備都需要導(dǎo)入到手機中去,所以選擇的時候沒有糾結(jié)直接上了 1TB 的配置。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12

一加 Ace 3

攝像頭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1 超廣角
索尼 IMX890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電池&續(xù)航

續(xù)航表現(xiàn)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見。日常滿電出門用到 20%會有低電量報警,一般都會找充電器或者移動電源充電了。Ace 3 的測試續(xù)航能到 11 小時 19 分鐘,5500mAh 的大電池加上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的加持確實可以。
  • 20%以下電量沒有進行充電一般都是極端情況了,雖然基本不會發(fā)生我還是好奇測試了一下。潦草的從 16%→2%電量進行測試模擬,同樣通過軟件進行上述高強度亮屏測試,Ace 3 居然還能堅持 1 個多小時。這樣看來,日常出門中等強度的使用 Ace 3 可以覆蓋一天的使用需求了。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整機家族式設(shè)計,一加 Ace3 肯定得保留了最有辨識度和最經(jīng)典的三段式開關(guān)設(shè)計了。這個用著針對順手,響鈴、振動、靜音三種模式快速切換,實際工作生活使用場景確實非常有用。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ce3 除了攝像模組外其他配置都能算得上旗艦配置了。從我個人目前的使用需求來看,驍龍 8 Gen 2 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覆蓋,放棄驍龍 8 Gen 3 則可以大幅度降低預(yù)算。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B 需要 400 元的差價就能獲得 RAM 和 ROM 的雙重升級,獲得更大的 APP ?;羁臻g和存儲的余量,感覺相對是更優(yōu)的選擇。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日常運動相機、微單之類的設(shè)備都需要導(dǎo)入到手機中去,所以選擇的時候沒有糾結(jié)直接上了 1TB 的配置。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12

一加 Ace 3

攝像頭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1 超廣角
索尼 IMX890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電池&續(xù)航

續(xù)航表現(xiàn)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見。日常滿電出門用到 20%會有低電量報警,一般都會找充電器或者移動電源充電了。Ace 3 的測試續(xù)航能到 11 小時 19 分鐘,5500mAh 的大電池加上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的加持確實可以。
  • 20%以下電量沒有進行充電一般都是極端情況了,雖然基本不會發(fā)生我還是好奇測試了一下。潦草的從 16%→2%電量進行測試模擬,同樣通過軟件進行上述高強度亮屏測試,Ace 3 居然還能堅持 1 個多小時。這樣看來,日常出門中等強度的使用 Ace 3 可以覆蓋一天的使用需求了。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整機家族式設(shè)計,一加 Ace3 肯定得保留了最有辨識度和最經(jīng)典的三段式開關(guān)設(shè)計了。這個用著針對順手,響鈴、振動、靜音三種模式快速切換,實際工作生活使用場景確實非常有用。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ce3 除了攝像模組外其他配置都能算得上旗艦配置了。從我個人目前的使用需求來看,驍龍 8 Gen 2 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覆蓋,放棄驍龍 8 Gen 3 則可以大幅度降低預(yù)算。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B 需要 400 元的差價就能獲得 RAM 和 ROM 的雙重升級,獲得更大的 APP 保活空間和存儲的余量,感覺相對是更優(yōu)的選擇。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日常運動相機、微單之類的設(shè)備都需要導(dǎo)入到手機中去,所以選擇的時候沒有糾結(jié)直接上了 1TB 的配置。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12

一加 Ace 3

攝像頭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1 超廣角
索尼 IMX890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電池&續(xù)航

續(xù)航表現(xiàn)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見。日常滿電出門用到 20%會有低電量報警,一般都會找充電器或者移動電源充電了。Ace 3 的測試續(xù)航能到 11 小時 19 分鐘,5500mAh 的大電池加上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的加持確實可以。
  • 20%以下電量沒有進行充電一般都是極端情況了,雖然基本不會發(fā)生我還是好奇測試了一下。潦草的從 16%→2%電量進行測試模擬,同樣通過軟件進行上述高強度亮屏測試,Ace 3 居然還能堅持 1 個多小時。這樣看來,日常出門中等強度的使用 Ace 3 可以覆蓋一天的使用需求了。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整機家族式設(shè)計,一加 Ace3 肯定得保留了最有辨識度和最經(jīng)典的三段式開關(guān)設(shè)計了。這個用著針對順手,響鈴、振動、靜音三種模式快速切換,實際工作生活使用場景確實非常有用。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ce3 除了攝像模組外其他配置都能算得上旗艦配置了。從我個人目前的使用需求來看,驍龍 8 Gen 2 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覆蓋,放棄驍龍 8 Gen 3 則可以大幅度降低預(yù)算。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B 需要 400 元的差價就能獲得 RAM 和 ROM 的雙重升級,獲得更大的 APP ?;羁臻g和存儲的余量,感覺相對是更優(yōu)的選擇。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日常運動相機、微單之類的設(shè)備都需要導(dǎo)入到手機中去,所以選擇的時候沒有糾結(jié)直接上了 1TB 的配置。



關(guān)于 Ace3 的選擇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戰(zhàn)場繼續(xù)戰(zhàn)斗。
當然廠家不斷對配置的同時,用戶對這個價位的手機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個人對這個價位次旗艦手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
  1. 核心芯片的性能和發(fā)熱,至少接近旗艦機同配置;
  2. 中上水平的外觀設(shè)計、材質(zhì),畢竟配置再高配個廉價的外殼也沒什么意思;
  3. 優(yōu)秀的屏幕素質(zhì),主要的手機交互硬件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4. 其他可能不用但是越多越全越好的配置,包括:電池容量、快充速度、NFC、紅外、攝像頭等等。

一加 Ace 3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式設(shè)計了,好處是辨識度高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壞處就是缺少新意,不過主要還是看買的人的喜好。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驍龍
8 Gen2(一加 Ace 3)
8 Gen3(一加 12)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臺積電 4nm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單核 X4 +五核心 A720 +雙核 A520

頻率
3.2+2.8+2.8+2.0GHz
3.3+3.2+2.3GHz
GPU
Adreno 740 680 MHz
Adreno 750 903MHz
內(nèi)存
LPDDR5X
LPDDR5X
基帶
集成 驍龍 X70 5G 10Gbps/3.5Gbps
集成驍龍 X75 5G 10Gbps/3.5Gbps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 170W 出頭。一看性能排行榜一加Ace3居然還是驍龍 8 Gen 2 手機里的帶頭大哥,跟上面驍龍 8 Gen 3 的魅族 21 也就 30W 的差距,這我就很滿意了。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Ace3 有獨家自研的主動增強式超級 Wi-Fi,提升 Wi-Fi 日常使用中的穿墻能力。其他的防丟包、抗干擾、主動超頻等技術(shù)我也感受不到,到底有沒有提升還是得看跟老手機的對比最明顯。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的情況。
把 iPhone 13 和一加 Ace 3 同時放在次臥同一位置連接路由器的 5G WiFi 信號,從路由器端的設(shè)備反饋數(shù)據(jù)看:
  • iPhone 13 信號:1 格 ,鏈接速度 234 Mbps
  • 一加 Ace 3 信號:3 格 ,鏈接速度 468 Mbps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穩(wěn)還是臺積電穩(wěn)啊,最近幾代驍龍都沒有火龍出現(xiàn)。驍龍 8 Gen 2 經(jīng)過一年各家廠家的調(diào)教性能釋放更強了,高負載溫度的控制依然不錯。簡單先試了幾款經(jīng)常玩的手游,比如英雄聯(lián)盟這種全特效拉滿,全程 120 滿幀確實毫無壓力。


同樣也是在全開特效的情況下,新手機第一把直接吃雞。升級換成大屏幕就是視野開闊,整體視角和手指的活動空間明顯大了不少。還有最近新上手《元夢之星》的幾個主要模式中一加 Ace 3 配備的靈犀觸控特別在大范圍視角轉(zhuǎn)動的時候特別跟手。

一加 Ace 3 屏幕體驗

一加 Ace 3 上的這塊屏幕跟大哥一加 12 那塊旗艦國產(chǎn)東方屏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分辨率從 2K 降到了 1.5K,擁有 800nit 的手動最高亮度,1600nit 全局最高亮度和 4500nit 峰值亮度,DisplayMateA+認證。最關(guān)鍵的我選擇一加 Ace3 的原因就是跟一加 12 旗艦擁有同款醫(yī)療級“明眸護眼”技術(shù),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認證、國家眼科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測試認證。主要一天到晚使用手機的場景和時間確實太長了,不但白天的工作交流,還有晚上暗光下的休閑娛樂。雖然不可能做到 100%完全無害,但是至少能從頻閃、藍光以及環(huán)境光匹配上做到盡可能的護眼改進。
雖然沒有可比性,還是在最高屏幕亮度下一加 Ace3 跟舊手機 iPhone13 簡單做下參考。

調(diào)光護眼

確實屏幕的護眼與否需要通過一段長時間、多場景使用后才能有明顯感受。作為一款屏幕護眼的核心指標,屏閃可視性可以簡單做下參考。一加 Ace3 根據(jù)官網(wǎng)的介紹,同樣使用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的 3Pulse+1Pulse 類 DC 調(diào)光與 216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應(yīng)該說是一種目前可以優(yōu)先改善屏幕頻閃的解決方案。
使用微單相機快門速度 1/8000 拍攝 2 臺手機同畫面同亮度進行記錄,一加 Ace3 的黑幀寬幅、頻閃速度表現(xiàn)算是非常出色了。

游戲 HDR 畫質(zhì)

之前我一般使用手機看視頻 APP 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啟 HDR 效果,這次一加 Ace3 介紹里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主流游戲也同樣提供 HDR 畫質(zhì)效果。我目前在《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手游》、《光遇》中體驗了一番。
通過游戲助手同時開了全輔助功能直接拉滿:
  • 自適應(yīng)超幀
  • 超級分辨率
  • 超級 HDR 畫質(zhì)
同樣的畫面中,英雄聯(lián)盟手游中開啟超級 HDR 畫質(zhì)。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啟 HDR 特效的畫面高光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暗部細節(jié)全都回來了。


每一年的旗艦芯片都會相應(yīng)推出一批旗艦手機,安卓端使用最多的旗艦芯片依舊還是驍龍的 8 Gen 3,不過總體上價格都不便宜。 25.K 左右的價位則是銷量最大,也是各家次旗艦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了。高強度內(nèi)卷下不出意外,去年的旗艦芯片驍龍的 8 Gen 2 直接被下放到了這個"> 在體驗的這幾個游戲中,同時開啟了 120 幀畫面、1.5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完全沒啥壓力,在游戲性能這個方面感覺一加 Ace 3 完全算是屬于旗艦水平了。

日常拍攝體驗

攝像模組參數(shù)


一加 Ace 3 其實除了攝像模組外,整體跟旗艦一加 12 外觀基本一樣。個人感覺這個外殼有點像車圈的家族
正好女兒買了點仙女棒,我用一加 Ace 3 試了下手持長曝光。認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手抖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想到出圖的效果居然還可以。

FBEF;">
3.3+3.2+2.3GHz


續(xù)航的測試用了軟件保持 50%的亮屏下進行了 2 種日常情況的模擬,包括 GPU 高壓測試、CPU 多線程測試、AI 識別測試、圖片瀏覽測試、視頻播放測試、網(wǎng)頁瀏覽測試,基本上保持了全程負載和屏幕操作的情況。
  • 100%→20%電量的,基本上這種情況最常ckground-color:#F0F4FF;">
    Adreno 740 680 MHz
://img4.pconline.com.cn/pconline/images/product/20240116/17191134.jpg" class="bigimg" width="600" />


一加 12

總的來說,這個外形評價分歧感覺很大。一加 Ace 3 的背部對比一加 12 的話確實感覺少了點什么,不過單獨看我選擇的黑色總體 80 分還是有的。另外,一加 Ace 3 還有旗艦的同款 LPDDR5X+UFS 4.0 存儲配置和 100W 閃充,搭配更大的 5500mah 電池,除了整個攝像模組有削弱外其他基本沒什么大的弱項。

綜合性能感受

硬件上手測試

一加 Ace 3

驍龍
攝像頭
8 Gen2(一加 Ace 3) ne old-record-id-IAnEd68tMogcUSxDtHzcUlblnJb">
索尼光喻 LYT-808
OV64B 潛望式長焦
IMX58ze"> 8 Gen3(一加 12)
索尼 IMX890
制造工藝
臺積電 4nm
div class="ace-line ace-line old-record-id-QNlqdm6BYoL6QuxlSZ5c8feNn1c"> 112° 超廣角鏡頭
4cm 微距鏡頭
臺積電 4nm
一加 Ace 3 的攝像頭模組相比一加 12 還是有明顯簡配的,一加 Ace 3 用的主攝是索尼 IMX890:1/1.56 、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 萬像素、1μm,跟一加11主攝同款,在2.5k檔位還是很耐打的,不過這次還加入了一加12的影像算法。

拍攝體驗

架構(gòu)
單核 X3 +雙核 A715 +雙核 A710 +三核 A510
好在一加的影像算法繼承了下來,一加 Ace 3 在光照不足火鍋店內(nèi)應(yīng)然可以拍出清洗的畫面。
在極黑的馬路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手持普通模式的建筑照片,全靠算法的夾持噪點基本看不到,肉眼死黑的區(qū)域居然還能很好的還原出來。

頻率
同樣是超廣角的極黑場景,手持近距離拍攝,算法還原的石材材質(zhì)細節(jié)還是可以的,白平衡也比較準確。

GPU
Adreno 750 903MHz
要知道這個測試是屏幕一直亮屏狀態(tài),從100到2%,總共亮屏時長12小時36分鐘,簡直就是wifi戰(zhàn)神。

閃充體驗


內(nèi)存
LPDDR5X
5500mAh 大電池同樣搭配的是一加 12 的同款 100W 閃充適配器,全程用時半小時基本感受不到手機發(fā)熱。

整體外形設(shè)計體驗



基帶
單從外形設(shè)計和用料來看,一加 Ace 3 的金屬中框和玻璃背板算得上是旗艦機的質(zhì)感。這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黑色,建議還是線下仔細對比一下不同的配色。三款鳴沙金、星辰黑 、月海藍的鍍膜、工藝效果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實際感受下對比選一款最喜歡的才不會后悔。


手機到手例行娛樂一下跑跑分,安兔兔下一加 Ace 3 跑了幾次基本維持在 165W 左右,最高一次是-id-IKyOdak6koXtu7xFRwkcAjGdnUg">
一加 Ace3 的整體邊框以及四角都比較圓潤,其實對比來看我還是更喜歡曲面屏的,特別是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直屏的大黑邊落差真的很大。

無線網(wǎng)絡(luò)信號

從之前的華為 Mate 30 Pro 換到 iPhone 13,無論是蜂窩網(wǎng)絡(luò)的信號還是 WiFi 接受信號我都是非常失望的。這次入手的一加 ord-id-CbT0dxINOoNi4QxGkbOcNWPunih">


另外,一加 Ace3 的紅外遙控、 NFC 、wifi7、x軸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都有,同樣也有一加 12 的濕手觸控,算得上是一臺堆料的性能機了。這么看來,在這個價位區(qū)間估計沒有比它強的了。

總結(jié)體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初步上手使用,我感覺一加 A/17191038.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3BjX2Jlc3QucG5n" />
基于上圖我家目前的網(wǎng)絡(luò)布局圖:
  1. 主要路由器的無線信號發(fā)射點;
  2. 家中主要影響信號的承重墻;
    另外,護眼屏、LPDDR5X+UFS、NFC、紅外線都是旗艦機同款,甚至 5500mAh+100W 閃充的續(xù)航表現(xiàn)還略勝于旗艦機。還有一點意外的感受就是,無論閃i>
  3. 2 臺手機測試無線信號的房間
目前家中面積是 120㎡,路由器安放的書房位置正好在全屋的正中心,考慮的是一臺路由器覆蓋整屋的 wifi 信號。不過從實際使用中來看,整體所有房間的信號和網(wǎng)速都不錯,只有次臥與路由器中間承重墻的隔斷對 WiFi 網(wǎng)絡(luò)的信號很大,經(jīng)常性發(fā)生手機網(wǎng)速慢或者直接 WiFi 斷鏈充還是高強度使用過程中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fā)熱,說明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調(diào)度做的非常不錯,同時又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續(xù)航。
  • 12GB+ 256GB——2599 元
  • 16GB+ 512GB——2999 元
  • 16GB+1TB——3499 元


一加 Ace 3 12GB+256GB 星辰黑 1.5K 東方屏 5500mAh超長續(xù)航 第二代驍龍 8 旗艦芯片 OPPO 5G游戲手機
從使用上來看,iPhone 13 無法打開網(wǎng)頁和軟件直接轉(zhuǎn)換為了蜂窩流量數(shù)據(jù),一加 Ace 3 基本沒有什么延遲的感覺。本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次臥加個子路由,這下看來沒必要了。

游戲體驗


12GB+ 256GB 的配置當然就是最有性價比的。雖然 RAM 可以通過虛擬內(nèi)存來擴展,但是中間檔 16GB+ 512Gine/images/product/20240116/17191095.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3BjX2Jlc3QucG5n" />

2.5K 價位如何卷出一臺旗艦手機?—— 一加 Ace 3 的全面體驗分享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15
LV15漸入佳境
0 爆料
96 原創(chuàng)
0 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武宁县| 谢通门县| 梨树县| 雅江县| 屯昌县| 常州市| 富蕴县| 莆田市| 洛浦县| 亳州市| 哈巴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方正县| 亚东县| 彭阳县| 富锦市| 阳西县| 都兰县| 科技| 蒙城县| 来安县| 肇州县| 林甸县| 高雄县| 富民县| 桑日县| 淮阳县| 建湖县| 津南区| 刚察县| 比如县| 无为县| 花莲县| 罗源县| 汉中市| 江油市| 额尔古纳市| 石门县| 威远县| 英德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