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今年高考,身處內(nèi)卷大省,高 三 這 一 年不管是他自己還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都是身心俱疲。高考完第 三 天就帶上他去日本玩了一圈,攏共 7 天 6 晚,全程不跟團自由行,主打個徹底放松(其實比在家還累,天天都是暴走 3W步)。
這次日本行是我的第一次出國之旅(小孩幾年前和他媽跟團去過 一 次),攻略前期做了不少,如果你也厭惡跟團游,但又擔心出國旅行交流不便的話,相信這篇游記會解除你不少顧慮。
【出行物品】:像什么衣物、護照、充電寶、自拍桿之類的就不說了,反正按自己需求準備就行。雨傘 / 雨衣盡量帶上,日本的天氣變化還是挺大的,像我們最后一天就是全程雨中。
重點,將各類資料(比如護照、預約通知書、住宿預訂單等等)做一份電子版單獨存放在手機里,方便調(diào)閱,比如像我這樣。
▼除了護照身份證之類的重要物品,記得出發(fā)前一定要在國內(nèi)就把過境 QR 碼準備好!
Visit Japan Web是日本官方所推出辦理入境手續(xù)(入境審查、海關申報)時使用的網(wǎng)絡服務,也就是俗稱的 QR 碼,過境的時候出示給工作人員,直接秒過,填寫地址
▼如果沒做這個步驟的話,就只能在現(xiàn)場填寫,繁瑣不說,填寫的時候也沒有參考模版,特別是看著同機人員都在快速過關,心情會變得相當焦躁。
▼這里就是 QR 碼快速過關通道。
▼【通訊】流量卡可以直接搜微信小程序“億點連接”,我是直接買了7 天 / 1GB 流量,出行導航足夠,如果刷視頻把流量刷爆了也還能繼續(xù)用,不過就限速 128kbps。
PS:淘寶買會便宜點
▼日本的 WiFi 覆蓋的不錯,室外基本都能搜到免費的 WiFi 信號,室內(nèi)更是全覆蓋。休息的時候找個地直接連上刷視頻,相當方便。
注意!
沒有開通國際漫游的話,國內(nèi)的手機號收不到短信電話的,說起來影響也不大,微信可以直接溝通,
但是!遇到特殊場景比較容易抓瞎。
比如到了日本后我把手機換成了 iPhone,登陸很多 APP 收不到驗證短信,所以出國后要換手機的話一定記得在國內(nèi)登陸好。
▼還有個比較坑的場景,日本機場和大部分酒店都支持行李寄送服務,離開 A 酒店時可以委托把行李寄送到 B 酒店,這樣可以保證輕裝出行。這個服務需要填寫份寄送表,必須留上聯(lián)系電話,流量卡不支持電話,國內(nèi)的電話又用不上。我們最后一天需要換酒店就遇上了這個場景,最后是拖著行李箱來到鐮倉,在車站的寄存柜放的。
PS:日本的繁華路段或者高鐵出站口都有行李寄存柜,這方面還是挺方便的。
既然說到 APP,也分享點個人經(jīng)驗
首先,手機強烈建議使用 iPhone
一 是安裝 APP 容易,國內(nèi)的安卓手機不是不能用,但很多國外的 APP 在應用市場搜不到的,只能用安裝包的形式安裝,使用也不如 iPhone 絲滑。
二 是 iPhone 可以直接綁定 Suica (西瓜卡),這是 JR 東日本旅客鐵道發(fā)行的電子乘車 IC 卡,可以理解為支付寶的乘車碼,不管是電車還是地鐵直接刷就行,余額不足也可以直接充值,相當方便。
而且,Suica (西瓜卡)適用范圍相當寬泛,除了交通工具,幾乎日本的所有花銷都能用它支付。
▼其次,推薦幾個常用的 APP,基本可以覆蓋衣食住行購物交通了。
▼行李方面因為考慮到寄存,加上夏季衣物也不多,所以我們就帶了 一 個 28寸 的行李箱(需要辦理托運),小孩日常背個雙肩包,放點水、充電寶之類的雜物,我背了個斜挎包,主要是裝護照、身份證之類的重要物件。
▼行李箱是地平線8號的大旅行家系列,外形方面是相當有辨識度,醒目的黃黑撞色。雙拉桿設計為與箱體等寬,這樣可以將受力平均分配,避免因為行李過重左右搖晃的隱患,同時還大大擴寬了箱體內(nèi)部的容量,比平臺行李箱多出13%的空間。箱外殼材質為高強度防刮德國進口純PC,表層還加入了蜂窩狀霧面微凹紋理,光澤感十足。28寸的大容量,足以滿足一家出行5天以上的行囊,
尤其是黑黃這個配色,醒目感十足,每次去取行李的時候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箱子。
▼特別點贊標配的滾輪,質量超級好,滾動順暢彈性足,可以適用多種路面,TPE 材質相對來說靜音效果也很不錯,也是行業(yè)內(nèi)首個獲得國際SGS的靜音輪認證品牌。
尤其是最后一天,需要拉著行李箱到鐮倉,而日本的有些地鐵站沒有電動扶梯的,需要提著下臺階,偏偏裝的東西又多,我是直接拖著它下了幾十級臺階,滾輪 P 事沒有,主打個耐造。
▼內(nèi)部容量采用 3:7 分配,大件物品可以放在右邊深層區(qū)域,上面固定的網(wǎng)眼袋罩輕薄透氣,同時又能一眼辨認下方的物品;左側的淺層區(qū)域采用了干濕分離的收納設計,不透明的 PVC 防水拉鏈袋可以收納毛巾、牙刷,未曬干的貼身衣物等等,網(wǎng)格袋可以收納藥品、充電器、數(shù)據(jù)線之類的小雜物。
像這次出門,我和小孩的所有東西,只需要單側就能完全容納,另外半邊專門騰出來放置購買的物品,相當省心。
▼背包是地平線8號 MOMENT系列,這也是我經(jīng)常背著出門的包了,造型簡約大氣又不乏時尚感。背包面料使用的織物屬于環(huán)保素皮,兼具了皮毛的順滑和毛絨的溫暖觸感,同時還擁有優(yōu)秀的防水防油污功能,柔韌有彈性不易破裂。
▼背包外形不算驚艷,但細節(jié)相當?shù)轿弧?
▼我們是從四川自貢出發(fā),加上為了省錢選的轉乘,行程相對來說較為復雜,中間還涉及到行李轉運,所以我們是前一晚高鐵上的成都,在天府機場附近住了一晚,第二天直飛上海浦東,在這里轉乘的國航飛東京成田機場。
PS:國航的行李托運長、寬、高 三 邊之和不得超過 158 厘米或 62 英寸,重量限制在 20kg 以內(nèi)
▼日本的時差比中國快一小時,到達的時候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快速過關,坐天空線(Skyliner)直達上野。
▼酒店是在國內(nèi)就預訂好的,含成田機場到上野站的套票。天空線相當于國內(nèi)的機場特快,如果單購也得 100+。不過我們預訂的 APA 酒店送了成田機場到上野站的套票,下了飛機直接用二維碼在售票機領取即可。
▼天空線是大部分國際游客首選路線,直達東京市中心的日暮里,從下機后就有完整的路線指引,一 小時有 三 班運行,單人獨坐。
▼出發(fā)前記得在機場購買地鐵三日券,可以提前在微信小程序買好,機場直接領取即可。
▼成田機場下飛機就是滿店的扭蛋機,小孩感覺來到了天堂
▼預訂的 APA 酒店在上野,下圖是高鐵站出來的第一眼,也是我真正見識到日本的第一眼,很符合我心目中的日本。
▼前往酒店的路上要穿過幾個街區(qū),一路走過去全都是居酒屋。而且能看出都是日本上班族在小酌,桌子也是擺到了路邊上??戳讼?,每桌點的菜不多,主要都是喝酒。日本的習慣是下班必須要去喝幾杯,直接回家的人會被視沒有前途的表現(xiàn)。
▼甚至還看到幾家站著喝酒的立式居酒屋,這是真的有點厲害了。本來想拍幾張的,但是好多人坐在路邊上喝酒,我拖著個行李箱一看就是外國人,拍照挺尷尬的,網(wǎng)上搜張圖大家理解下吧
酒店入住出示二維碼就行,會英語的話可以直接交流,不會也無所謂,用翻譯軟件也能搞定。
這里必須強烈給孩子點贊,學校教的英文基本可以和對方正常交流。然后就看到一個很尷尬的場景,服務員畢恭畢敬的對我說了一連串英文,我就呆呆的看著小孩,小孩再和服務員進行交流。
▼酒店房間徹底讓我理解日本的狹小,通道基本上只能單人通行,行李箱要是攤在地上盥洗間都進不去。而且就這樣的條件算下來也差不多 600 / 晚,總體來說偏貴。不過考慮到地處繁華路段,出行的時間也算是旅游旺季,加上送的車票之類也就這樣吧。
▼浴室和衛(wèi)生間是一體的,也是小的不行,里面只能站一個人。
浴缸與其說是浴缸,不如說是浴桶。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設施都還挺到位的
▼門背后有樓層分布圖、煙霧防護袋。
重點是下面那張綠色的清掃卡,如果第二天出門前沒有將它貼在外面,保潔人員就不會來清掃房間
▼看了下房間配備的電視,好嘛,還是海信的,大中華威武!
▼比較牛掰的是,酒店還提供了色色的片子,不愧是亞洲 SQ 之都
▼日本天亮的很早,7點基本上就晴空萬里了。
一大早就從酒店出發(fā)往地鐵站走,再次穿過幾個街道。
清晨的日本街頭人少了很多,比較讓人意外的是,昨晚這幾個街道人聲鼎沸,餐桌也是搭到了外面,但白天的街道并不臟亂,也沒有出現(xiàn)污水橫流的場景。不知道是店家收攤后進行了打掃,還是日本的環(huán)衛(wèi)工給力。
▼走在清晨的日本街頭,突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多走幾步,這種感覺越發(fā)強烈。
經(jīng)過第三個街口時,我突然知道這種感覺來自哪里了
▼這他喵就是如龍的場景復刻啊,尤其是每次轉過街角的時候,簡直和游戲場景的感覺一毛一樣。桐生一馬、春日一番,這些熟悉的名字突然就跳出來了!
▼今天第一站是皇居,坐地鐵到丸之內(nèi)線【東京站】,定位到桔梗門,步行大概5分鐘,兩邊高樓林立,很有現(xiàn)代化都市的氣息,不過感覺這里都是辦公樓
▼結果導航導錯了,這個門是不開放的,工作人員指導我們右轉
▼這次就對了,桔梗這名字好熟悉,第一時間總是想到犬夜叉
▼皇居參觀不需要花錢,提前在網(wǎng)上預約,憑收到的郵件提前半小時到桔梗門集合,驗證資料后由工作人員帶到集合廳等待。
這里就是等待的區(qū)域,不過太陽很大,大家都跑到旁邊的陰涼地去了
▼比較坑的是,所有等待參觀的人分為兩類
一類是我這樣進行了預約的,一類是沒有預約的,兩種團體會發(fā)不同顏色的身份牌,
網(wǎng)上說預約的可以到建筑內(nèi)部進行參觀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所有人參觀的路線都是相同的,也都進不了建筑內(nèi)部
也就是說,兩種人群除了身份牌顏色不同,完全沒有區(qū)別
▼工作人員帶路進入內(nèi)部
▼所有人都匯聚到大廳,首先是工作人員宣讀游覽規(guī)范,然后就是歷史以及榮譽之類巴拉巴拉的。
廳里面人數(shù)大概在 100 左右,老外居多
上完課出來就是分組,不同語種跟隨不同導游,像我們就是跟的中國話導演。這時就能看出人數(shù)了,的確中國人不多
▼富士見櫓,櫓相當于中國的箭樓,富士見櫓的意思就是在這個箭樓上可以望到富士山。這個建筑是江戶城內(nèi)最古老的 三 層櫓樓,也是歷史上存放兵器的地方,樓建得比較高,基本上到哪都能望到它
▼蓮池參集所
▼建于 1935 年的宮內(nèi)廳,曾在 1952 年到 1969年 期間被臨時作為天皇居住的宮殿使用。樓房只有三層,看上去空空的。
▼前往宮殿東苑的路上,據(jù)說這條路秋天來相當震撼,漫天紅葉
這條路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烏鴉多,一路走來都是“啊”“啊”的叫聲,剛聽到就讓人煩,后面叫的愈發(fā)慘烈,直接把這個團的人給整笑了。
還有些小孩一直在學烏鴉叫,逗得烏鴉們此起彼伏,叫聲震天
對了,烏鴉在日本是吉祥的象征,和中國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日本的皇居,只能在外面看,內(nèi)部是進不去的。
講真,這建筑對于普通人來說相當大氣,但作為皇帝居所可以說是簡陋了
話說回來,人家能做到免費游覽,還給配了導游,這就相當良心了。
不像國內(nèi),隨便個景點都收費,前天去北京,就是爬爬鼓樓都得收費。
▼皇居頂部的“鳳凰”避雷針,當天太陽實在太大,完全照不出屋頂本色
▼這是正門的石橋,也被成為眼睛橋,二重橋。它是兩座重疊的橋,一鐵橋、一石橋。1945年日本天皇在這里宣告投降,也宣告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此橋是皇居廣場有名的觀光地標。
▼皇居出來直奔東京大學,不用門票直接進
▼進門就是上野英三郎的銅像,旁邊是忠犬八公
▼校園景色,綠化覆蓋的挺好
▼口渴買了瓶飲料,感覺是奶味飲料,略帶酸味,解渴一流,口感也不錯,我看見好多日本人都喜歡喝這個
▼三四郎池,原名“心字池”,夏目漱石著作名品《三四郎》,這里就是書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東大的人氣之地。
不過講真沒有太驚艷的地方,唯一印象就是旁邊烏鴉也不少,“啊”“啊”的叫的人心煩。
▼快中午了,直接來到東大食堂打卡
▼安田講堂地下一樓的中央食堂,最具代表性的人氣料理便是這碗通紅醒目的赤門拉面。以東大景點之一的赤門命名,是一款無湯汁的勾芡羹面。將豬肉與泡菜、豆芽菜、蔥、高麗菜、木耳、紅蘿卜等蔬菜炒過后制成芡汁,淋在拉面上??诟邢喈斔苤档靡辉?。
▼吃完飯繼續(xù)在校園逛,突然內(nèi)急,看到路上有個警察在協(xié)調(diào)交通,直接利用翻譯軟件進行詢問。
對方相當熱情,領著我們穿過街口來到一棟樓房,指著二樓示意上面就是。
對了,我發(fā)現(xiàn)日本的公共衛(wèi)生間全都標配的 TOTO 馬桶
▼出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東大法學部
▼一樓還有個書店
▼接下來直奔淺草寺,這也是東京地標之一,在這里可以感受江戶時代的氛圍。這里有太多可看可玩的地方,如雷門和五層寶塔,還有熙熙攘攘的小巷和仲見世通的特色商店。
▼寺院的大門~雷門,門前懸掛的巨大的燈籠,遠遠可見,非常醒目。
門口很多人打卡,不過感覺穿和服的都是外國人
▼兩邊全是鋪面,這哥們站中間一直不挪地,也不嫌曬得慌
▼傳說在公元 628 年,漁民在隅田川中發(fā)現(xiàn)了一尊觀音像,于是建造了淺草寺來供奉這尊神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寺廟的主殿被毀過無數(shù)次,皆由日本各地的民眾捐款重建。主殿內(nèi)供奉的就是這尊觀音像。
▼日本特別喜歡抹茶,這幾天抹茶飲料,抹茶冰淇淋是吃了個飽
▼路上發(fā)現(xiàn)個郵筒,好有年代感
▼下一站晴空塔,634米自立式電波塔,東京的地標建筑,
塔高 634m,也是世界第二高塔,僅次于迪拜的哈里法塔。
比較厲害的是,如此的高的高度占地僅僅 50m,而這樣的結構卻擁有支撐 36000噸的重量和抵御強風、地震的最新制振機能“心柱減振””。
晴空塔塔體外側為桁架結構,內(nèi)側是一個設有樓梯和電梯的鋼筋混凝土圓柱——心柱。心柱下部三分之一是用鋼材固定的,上部三分之二為可動區(qū)域,通過液壓緩沖器與塔體聯(lián)結。由于構造上的差異,心柱會略晚于塔體搖擺,二者的力相互抵消,從而減小晃動,這便是晴空塔的抗震機制。
事實上,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中,東京震度也達到了5,但處于建設中的晴空塔未發(fā)生任何問題,并于一周后設置了避雷針,完工時高度達到了634米。負責構造設計的日建設計公司小西厚夫先生胸有成竹地說:“我們發(fā)現(xiàn),不僅東日本大地震這種搖晃劇烈的長周期地震動,(心柱減振)對直下型地震動那種頻繁的晃動也具有減振效果。”
▼游覽需要提前在微信小程序購票,不過到了現(xiàn)場再買也來得及。
營業(yè)時間:10:00-21:00(周一~五)10:00-22:00 (周六)09:00-21:00 (周日)
費用:天望甲板2100日元、天望甲板+天望回廊3100日元.
登塔需要坐電梯,據(jù)說這也是日本最快的電梯,約50秒就抵達350米的天望甲板
▼電梯出來就是主觀景臺了,360°大全景風景。有透明玻璃地板和咖啡廳,登塔瞭望,整個東京一覽無遺,景色相當震撼
▼晴空塔內(nèi)部
▼鏤空的地面,這高度著實讓人心悸
▼晴空塔下面是個很大的商圈,有超過300多家商鋪;很適合吃逛
夜晚的晴空塔還會根據(jù)場景變換顏色
PS:晴空塔采用的全 LED 照明,別說放在 12 年前,就是拿到現(xiàn)在來說都是相當罕見。當時 LED 照明才剛剛起步,晴空塔的建造對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確立了很多技術規(guī)范。自此之后,很多建筑開始將 LED 照明作為主力燈源,這也算是晴空塔的一大貢獻吧。
▼晴空塔周圍水流環(huán)繞,兩邊可以通行,中間有橋,游客也不多,相當適合散步、拍照
拍照太多,感覺還沒怎么寫就一大堆內(nèi)容了,本文就此打住,后面還有銀座、鐮倉、秋葉原的內(nèi)容,尤其是秋葉原,模型手辦拍了一大堆照,感興趣的朋友等我下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