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皆可RGB”時代,剛開始時確實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視覺沖擊力,但真的接觸久了,總感覺各家都大同小異,特別是一體水冷這一塊,看臉的時代散熱效能就先不說,光效這一塊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并不多,扇面亮及無限鏡效果的產(chǎn)品扎堆,見多了確實也開始有點審美疲勞了。做為一個設計師,從個人角度分享的這個240水冷就有些不同,均光材質(zhì)是有考量過的,實際效果和質(zhì)感都不錯。加上這款還是一個迭代產(chǎn)品,有前代的鋪墊,據(jù)稱做工和散熱性能都有所提升,這就是來自喬思伯的新天使之眼TW2-240 Pro 一體水冷。具體它的光效如何不同以及散熱性能如何?下面告訴你。
包裝的整體風格還是比較漂亮的,正面產(chǎn)品的展示也是必要的,光效是不是有一種晶瑩剔透的效果?這個下面細說。右上角也能看到5V 的ARGB標識。
背部的參數(shù)一覽,包括產(chǎn)品的尺寸、800-1600RPM的風扇和2500RPM的水泵轉(zhuǎn)速等,這個后面我們拷機測試溫度時能知道去到哪個程度。
側(cè)面的部分信息,其中一項就是所支持的平臺,Intel支持至 2011架構(gòu),AMD支持AM4,這些已 基本包含了大部分的主流平臺,至于TR4這種一般也不會上240啦。
盒內(nèi)的陣列,最為經(jīng)濟實用且環(huán)保的內(nèi)托,這也是現(xiàn)在一體水冷采用最為普遍的包裝方式了,最大程度的保證運輸不被損壞。
喬思伯新天使之眼TW2-240 Pro 一體水冷的真面目,冷排上的風扇已經(jīng)安裝好,直接上機就好,相當節(jié)省時間。
兩個預裝好的冷排 風散,光環(huán)部分是這個水冷 最為漂亮的地方,全透,有點像水晶一樣通透,內(nèi)部有乳白色半透 均光環(huán),這也很好的把燈珠隱藏在下面,期待點亮的那一刻。
這個風扇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反其道而行的感覺,大家都在扇葉內(nèi)側(cè)做文章時,它是9葉風扇葉,全黑不透光。也就是說,它的光效部分僅是外圍的一圈。供電是4PMW的溫度接口,神光接口通用的3PIN,一公一母座,即用一還一較為貼心。
因為使用的安鈦克的P120冰鉆機箱,冷排 安裝位在主板的右側(cè),所以我把風扇調(diào)整了一下方向便于走線,風扇背面四角都有淺灰色的減震硅膠墊。
全黑化240冷排 ,尺寸是276.8*119.2*27.2MM,14條交換流道,波形鰭片,底部兩把風扇把散熱帶走,這也是它散熱效能高的原因之一。
冷液注入口,上貼有封條,沒技術(shù)的就不要去折騰它了,內(nèi)部全密封,冷液揮發(fā)的機率很小很小。
冷頭同樣是圓柱體形態(tài),兩種不同材質(zhì)劃分上下兩層,上層白色的跟風扇的光環(huán)處理工藝是一樣的,正中有喬思伯的LOGO,這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方式,突出品牌嘛。但我覺得喬伯思的這個LOGO設計的非常討巧,為什么?因為沒有朝向問題。套用成功學人仕的話“懂的請鼓掌!"
純銅底座,由一張膜保護。
蛇網(wǎng)包裹的水冷管,連接處理的方式和大多水冷是同一套方案,金屬環(huán)加固,有效防止拉扯。接觸了一定數(shù)量的水冷與新天使之眼的水冷管對比一下,喬伯思的會粗一些。
接口部分,一個SATA供電接口、神光接口有考慮技嘉的VDG,3PIN的是用一還一,根據(jù)實際情況看是否需要備多一個神光集線器,從風扇的接口看是不需要的。
扣具部分,每個小袋子上面都貼有小標簽,小伙伴們可以輕松分辨。比較特別的是所帶的背板只是針對INTEL平臺,AMD的使用主板自帶的即可,這也不錯,是個節(jié)省成本的辦法,那做為消費者少了裝背板的步驟,不管怎么說,簡單就是好。
裝機:
我的U是AMD的2700,AM4平臺,背板用的是主板自帶的,那我的雕牌X470背板也 比較良心,全金屬加有一整塊的絕緣墊。我只在把冷頭上的扣具安裝 好就 行,感覺 就是對AM4平臺非常友好。
相對“原始”的勾掛式,能固定住就好。
配件內(nèi)的一小支硅脂,雖不知道導熱系數(shù),但涂沫還OK,不會太黏稠,
撕掉膜后的底座,細磨砂質(zhì)感,非常平整。
裝機使用的機箱是本人的主力機,機箱是一直使用的來自安鈦克的冰鉆P120,做為一個設計師最喜歡的就有設計感的東西,這個機箱有些與叢不同。該機箱最大特色的雙側(cè)透鋼化玻璃,顯卡也支持豎裝,需要自己準備一條PCIE延長線,整體說是一個硬件展示柜不為過。硬盤倉模塊化,可自由拆卸,DIY的自由度很高,對機友非常友好。電源倉雖然還是延續(xù)上置的布局,但外觀設計的非常漂亮,還兼具了收納多余橫線的功能。一體性非常強,“A”柱上設側(cè)透玻璃的開門,打開非常便捷,能很方便的對內(nèi)部硬件進行維護和清理。整體說是安鈦克冰鉆P120是一款 性價比非常高的機箱,最重要的是用料足,有設計感且細節(jié)考慮周全的機箱。
冷排安裝在主板右側(cè),前文也提到安裝的問題把風扇轉(zhuǎn)了一下就是為了方便走線,側(cè)身安裝,熱風從背板上的孔出。
冷頭無朝向的LOGO設計,不需要投入成本去實現(xiàn)調(diào)整的功能,處女座也不用逼死自己了。從個人看感覺是會少了一些樂趣的。
居然是光污主機,還是要配套的,雖然硬件來自不同品牌,我手里唯一會發(fā)光的電源就是來自超頻三的七防芯850W金牌全模組電源,這個電源有點特別,算是首個將灌膠工藝融入消費級PC電源的品牌,這種工藝就是用導熱硅膠將整體電路板包裹起來,形成密閉的保護層,實現(xiàn)防蟲、防潮、防塵、防震、防腐蝕、防靜電、阻燃這七防。
溫度小測,先是正常情況使用的拷機溫度,二是超至4.0GHZ接近極限的溫度。測試前先看下待機溫度,約34度,比較正常的值。
單拷FPU,10分鐘溫度在56度穩(wěn)定。
2700最高是4.1,只超是4.0是之前超4.1時老是黑屏,電壓不太敢加了,怕BOM,超4.0也差不多了。在全核4.0狀態(tài)下,溫度保持在80度左右,這和AMD的積熱有一定的關(guān)系,240水冷 有這個表現(xiàn)也還不錯了,和之前一個360的表現(xiàn)接近。實際使用嘛,只要不怕吵,全核狀態(tài)下這個溫度還是可以使用的。
最后是燈效的欣賞,實在是對這個水晶般質(zhì)感的燈效太喜歡了。先來單色。
幻彩光效。
總結(jié):
喬思伯的新天使之眼TW2-240 Pro 一體水冷雖知道是個迭代產(chǎn)品,但因為沒有體驗過前代產(chǎn)品,所以散熱方面有多少的優(yōu)化不是非常清楚,但從實際的溫度測試來看,散熱效能總體控制個人是覺得OK的。新的天使之眼最大的亮點個人認為是它水晶般的燈效處理,材質(zhì)的運用非常到位,這是在眾多一體水冷中比較特別的一款,通電亮機后的效果也不會失望,非常漂亮 ,唯一感覺欠一些的是散熱風扇全黑化,不透光,雖然風扇葉是亮面會有一結(jié)反光,但感覺是不夠的,可以加稍暗的燈光效果,區(qū)分主次會漂亮一些。至于其它各方面的參數(shù),見仁見智吧。